51网讯 创新是工会工作的灵魂。五年来,成都市龙泉驿区总工会以服务大局推进发展为己任,以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升职工素质踊跃参与自主创新为目标,创新思路,积极作为,开创了各项工作的崭新局面,有力地推动了“三最”龙泉驿建设。区总工会也先后荣获了全国职工互助保险先进单位,四川省“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团体优秀单位,龙泉驿区委和成都市总工会目标考核一等奖,成都市工会组建攻坚行动先进单位,龙泉驿区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近百项荣誉表彰。
创新服务出硬招:
围绕中心建功立业
2015年2月,龙泉驿区大面街道又有一家私营企业工会正式成立了,有近58名农民工正式加入了工会组织。
遵循“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组织到工会中来”、“哪里有职工,那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和“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龙泉驿区各级工会组织不断进行新尝试,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区总工会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相继实施了“工会组建年”、“双措并举,二次覆盖”行动,推动了工会组织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不断创新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方式,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并通过落实“六个有”标准和“双亮双促”要求,深化创建“职工之家”和开展“会员评家”活动,扎实推进了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五年来,全区共建基层工会2388个,涵盖基层单位1.15万家,工会会员15.25万人。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稳步发展,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为工会充分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立工会组织并非龙泉驿区总工会的唯一目的,如何利用工会组织团结和动员全区广大职工为龙泉驿区发展提供动力才是他们的最大追求。
五年来,龙泉驿区各行各业劳动竞赛高潮迭起,充分发挥了广大职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全区各级工会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活动为载体,组织职工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大力开发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根据五年来各个不同发展进程的需要,相继形成了“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热潮、“节能减排作贡献”热潮。五年来,实施职工合理化建议7500条,开展技术革新946项,一大批创新示范岗、技术能手、高技能人才、“金牌工人”、“科技创新带头人”、“能工巧匠”在“两城”建设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深化,有力推动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职工队伍建设。全区各级工会以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为己任,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积极推动职工劳动技能和职业道德提升。五年来,龙泉驿区总工会大力实施“技师培养五年计划”和“技能证书培训计划”,深入推进“三室一制”建设,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00多期,培训职工5万多人次,帮助1600多人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各类高级技师、高级工354名;选树了10名金牌工人、100名职业技能带头人,创建了80个“工人先锋号”,举办各类劳动竞赛近百场次。龙泉驿区总工会大力加强工会服务阵地建设,先后建成经开区职工之家、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工青妇惠民帮扶中心和50个职工书屋,努力铺设职工成才成长之路。龙泉驿区总工会大力举办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龙泉驿区总工会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各级各类媒体密切配合,加大对工人阶级的宣传力度,奏响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 最强音。
创新维权出新招:
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2012年底,龙泉驿区总工会通过网络渠道收到几名工人反映成都某防火制品有限公司拖欠民工工资的投诉,投诉人称,他们是外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自2006年起,为某公司修建厂房,眼见农历年关将近,本想趁早结了工资能够回家过年,但至今仍有20余万元工程款未结清,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为他们维护权益,讨回工资,他们情绪激动,表示如果没人管,就会找政府。本案立即引起区总工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工会维权小组立即与某公司取得联系,并把职工投诉的情况告知公司方,在工会的组织下,某公司,张某和农民工重新达成协议,并签订承诺书,承诺于2013年3月26日前支付拖欠工人工资,截止3月31日已按照约定全部兑付,共计20万元整。此次维权工作历时一个半月,高效、迅捷的完成了任务。
类似这样的维权案例数不胜数。五年来,龙泉驿区党政主导的职工维权机制基本形成,促进了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与职工队伍稳定。全区各级工会牢牢把握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个主线,紧紧依靠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推动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配合、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工会维权机制。建立了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制度和社会保险职工监督制度,工会宏观参与的渠道更加畅通。加强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制度,积极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等专项集体合同。深化厂务公开工作,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机制不断完善,加强职工劳动保护监督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安康杯”竞赛实现制度化、常态化,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监督检查机制进一步加强。做好了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开通龙泉驿区工会维权律师热线,聘请专业律师常年为职工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五年来,区总工会共受理调处劳动争议400多件,集体劳动争议59件,为近2万名职工(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8000多万元。大工会维权机制的建立健全推动了职工队伍团结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创新帮扶出实招:
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2014年1月1日,龙泉驿区大面洪柳社区10组一名从达州来打工的农民工易某一大早到聚和果蔬进水果,在航天立交桥下等待通过时被货车撞击不治身亡。龙泉驿区总工会得知了该农民工的遭遇后,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力量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处理善后事宜,对死者家属进行慰问安抚。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郑天南率队,代表区委区政府和区总工会到易某家中看望慰问,送去2000元慰问金和冬季生活用品,让全家顺利过冬,温暖过年。
决不让一名职工因生活困难而过不下去,决不让一名职工子女因贫困而上不起学。多年来,龙泉驿区总工会一直把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建立了动态的困难职工档案,明确规定了帮扶对象、帮扶标准和帮扶办法。
五年来,龙泉驿区总工会服务职工帮扶体系逐步完善,在推进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工会坚持以职工为本,大力开展服务职工、帮扶困难职工工作,配合党和政府落实好各项民生政策,解决好职工切身利益问题。五年来,坚持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四季服务活动,通过举办就业招聘会,推动实现4300多人次成功就业;对3000余名创业者实施小额贷款、创业扶持,贴息1300万元;深化工会送温暖工程,共发放慰问金1500多万元,慰问困难职工1.5万人次,发放金秋助学帮扶资金150万元,资助学生500多名。通过五年的努力,工会帮扶工作初步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成为我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成为党和政府关心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的重要窗口。
服务新常态:
为“两城”建设而努力奋斗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站在新的起点上,龙泉驿区总工会更加充满信心,发展目标和思路更加清晰:在未来的五年,龙泉驿区总工会将按照区委和成都市总工会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四个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和实现“两城”建设目标,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始终以职工群众为根本,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一流工作标准,履行维护服务职能,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团结动员全区职工群众为“两城”建设而努力奋斗。
一是准确把握工会工作的灵魂和主线,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区各级工会组织要自觉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围绕全区大局积极作为、凝聚力量。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引导全区职工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紧密地把全区职工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同心同德推进我区工运事业不断发展。
二是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主题和脉搏,充分展现工会组织应有作为。全区各级工会组织要进一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服务新常态,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紧紧围绕“两城”目标建功立业、多做贡献。要深化劳动竞赛,要为职工成材全面搭建平台,着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以职工技能晋升为牵引,深入实施技能提升“传帮带”战略,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劳模工作室、技师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带动0.35万名职工晋升职业资格和提升技术等级。大力开展“工人先锋号”和“创新示范岗”创建,培养选拔772名技术能手、岗位标兵,引导广大职工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投身主战场,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要服务社会和谐稳定,全面维护职工权益,理直气壮为职工维权,全心全意为职工办事。
三是准确把握自身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全面树立工会组织崭新形象。要以抓基层强基础为导向,推进各级工会组织建设。要全面加强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加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工会建设,以及街镇乡、经开区工会和村(社区)工会建设。要以深化作风建设为重点,提升各级工会干部素能,始终抓好学习创新,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一流工作标准,以创新制度机制为途径,激发各级工会工作活力。(郑珊 特约记者 李莉)